【跟孩子讲道理孩子比你还会讲】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怎么办 怎么跟孩子去沟通比较好

发布时间:2019-04-04   来源:教育资讯    点击:   
字号:

【glbthistorymuseum.com--教育资讯】

孩子不听你讲话怎么办好,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不听,这个肯定会让不少的父母有点烦躁,那么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好呢,本站小编就来说说吧。

“讲感受”代替“下命令”

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怎么办 怎么跟孩子去沟通比较好

当孩子的一些行为给父母造成困扰时,我们往往习惯于用命令的沟通方式,比如:“你不能穿着鞋在房间里跑来跑去。”“赶时间的时候你不要只顾着玩!”

命令的沟通方式,传递的信息是:我比你懂得多,想要告诉你应该怎么做。它暗含着对孩子的控制,孩子虽然不说,但他可以感受得到。

就好比老公跟老婆约好去一个地方,老公晚到了十分钟,老婆问:你怎么这么晚才来?老公听到这个问话,会下意识感觉紧张、不舒服。

因为这句话表面是在探究一个因果关系,实际上传递的信息是对老公的命令:你不该迟到,你应该提前到。

话语中一旦有了控制的味道,处于弱势的一方,很容易就能嗅出。

而强势的一方,往往还没有意识到,自己的沟通方式是“夹带私货”的,话语中夹带了权力和控制欲。

当孩子嗅出发号施令的味道,他们会产生抗拒心理,抵抗来自外界的控制,这就是大多数时候,孩子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的主要原因。

试想,如果一个朋友来你家做客,不小心穿着鞋走进房间,你肯定不会跟他讲:马上把鞋脱掉,然后才能进我的房间!

你更可能讲:这话说出来很不好意思,但我希望房间能尽可能地保持干净,所以得麻烦你换一下鞋。

你不是在命令对方,而是强调了自己的感受。

你相信对方会给予恰当回应,能够体谅和尊重你的感受。

很奇怪对吧,我们会用更好的沟通方式对待朋友,却很少对自己的孩子也这么做。

是不是因为陷入做父母的“责任感”里了呢?

预判孩子是需要被管教的,而我们应该担负起管教他们的责任来,不愿意相信孩子具有体谅父母感受的主动性。

(这算是一个开放型问题吧,我们可以多想想,思考的过程应该会带来一些收获。:))

最后给大家举个我自己实操的例子。

早上出门前,娃各种磨蹭,本来穿衣服就慢,穿好衣服后还要随手抓个玩具摆弄一会。

眼看时间刷刷溜走,我内心无比火大,以前会下意识使用命令的句式:

早上时间本来就紧,你不要只顾着玩,动作快点!

现在我会提醒自个,转个弯,从讲感受切入:

再晚就要迟到咯,迟到没有早点,想想你要一直饿着肚子熬到中午,妈妈好心疼嘛。

别小看一个小小的沟通界面优化,带来的效果却是十分明显。

以往命令脱口而出,亲子关系就开始变紧张,最后结果往往是“两败俱伤”。

如今用"讲感受"代替"下命令",至少避开了冲突。

心平气和间,孩子的配合度会自然提高,我焦虑气恼的时候也就越来越少。

“后果描述”代替“贬损信息”

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怎么办 怎么跟孩子去沟通比较好

我们在斥责孩子做或不做某件事时,还习惯不自觉地给孩子贴标签。

“你想把我惹火吗?怎么会有你这么不省心的娃!”

“叫你不要搞乱书桌,偏偏要在那儿玩,永远都是这样。”

“乖孩子才不会像你这样!”

这些语句被统称为贬损信息,它们会排斥孩子的性格,粉碎他的自尊,强化他的不足。

面对这种责备,孩子常常会做出非常激烈的反抗行为,他们会固执己见。因为,放弃那个烦扰父母的行为,就意味着要承认父母的责备和评价是正确的。

正确的沟通方式是避开贬损信息,尽量使用不带指责的后果描述。

比如,一个孩子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。

贬损信息是:你怎么又把玩具弄到一地?从来都不知道整理!

不带指责的后果描述是:我看到你把玩具撒在地上到处都是,我会担心你走路时被绊倒。

此处的关键是,记住描述孩子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,而不是指责评价他。

为什么“后果描述”更管用?

首先,它是对事不对人,孩子只有感到被接纳,才不会通过反抗父母来赢得关注。

其次,很多孩子尤其是低龄孩子,有时是意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的。

当我们描述事实可能造成的后果,其实是在帮他们找出问题,这样“熊孩子”才能明白,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不整理是不好的,会给别人给自己造成困扰。

如何才能避开下意识的愤怒,克制自己想要指责孩子的火气?

我总结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,就是每次看到孩子问题,不要脱口而出“你……”,而是尽量用“我”开头的句式。

试试看吧,多几次后你就会察觉到神奇的变化。

我真实的体会是,这两个沟通技巧都非常容易上手且见效明显。当我们尝试这么去做,不仅能注意到孩子的变化,还会在自己身上发现巨大的变化。

通过使用一种新的沟通方式,父母开始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改变,渐渐从一个控制指责型家长变成温和助推型家长。这个过程中,你也会收获越来越多的正向回馈:轻松实现的教养目标,以及更融洽的亲子关系!

记得我刚参加PET父母效能学习时,遇到过一位很好的教授,她告诉我,让一个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展示她的内心感受,而不是用权威管制孩子,是需要很大勇气和内心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做到。

能够轻松做到的家长,往往是因为父母小时候就这么对待自己的。

这句话带给了我很大震动,让我意识到,学习如何跟孩子沟通,如何做好一个会说话的母亲,是有“使命感”的。

父母就像一面镜子,好的,不好的,都会投射到孩子身上,童年时期接收到的错误沟通方式,很可能被带入成年时期,带来终生无法消除的障碍。

所以,从我们开始,做出改变吧!

爱一个人就是先学会好好说话。

跟孩子讲道理孩子不听怎么办 怎么跟孩子去沟通比较好

本文来源:http://glbthistorymuseum.com/zaojiao/6317/